1、扶持对象:在浙江省(不含宁波市)范围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工业企业或相关单位。
2、扶持重点: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着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着力推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发展,着力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一)支持自主研发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成果产业化的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促进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支持企业开展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突破研发的项目,支持企业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项目,支持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支持为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简称产业集群示范区)内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设计、信息服务、管理服务等内容的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以及产业集群示范区统计监测体系建设项目、产业集群示范区内企业开展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建设、商业模式创新和区域国际品牌建设项目。
(四)鼓励企业争创世界名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注册商标)、中国出口名牌、中华老字号、国家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国际国内品牌,继续扎实推进“品牌大省”建设。
(五)鼓励企业参加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的评选工作,支持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企业优秀工业设计和参加国内外重大竞赛及举办工业设计论坛等重大活动。
(六)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由省级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切块安排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七)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的年度其他重点支持领域或重大项目。
3、扶持方式和标准:
(一)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按企业或单位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实际投资额包括企业或单位购买设备、技术、开展技术研发等实际支付的费用。单个项目省财政补助的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特别重大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二)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综合考虑项目技术研发水平、创新及成果转化程度等因素,再根据项目研发投入的数额分档次给予补助。
(三)对公共服务平台、统计监测体系、产业协作配套体系、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信息化示范和工业设计重大活动等项目,按企业或单位实际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四)对获得世界名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注册商标)、中国出口名牌、中华老字号、国家质量奖、中国工业大奖、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品牌企业(单位)和省级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称号的企业,根据国家或省相关部门评定的结果及有关管理办法给予一定的奖补。
(五)对欠发达地区的补助,由省经信委会同省财政厅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工业投资额、工业总产值等因素测算,兼顾近三年省级财政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份额,由省财政厅会同省经信委将确定的资金额度预下达到有关市、县(市)财政局及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